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于1976年创刊;办刊宗旨是:根据“基础与临床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原则,通过报道有关生化药物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最新进展,促进我国生化药物医学的健康发展以及与国际相关学术团体和单位的合作交流。本刊的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1678,国内统一刊号CN 32-1355/R。本刊是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权威性。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同时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重要检索系统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的来源期刊。其主管单位是无锡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单位是无锡锡报期刊传媒有限公司;由《中国生化药物杂志》编辑部和北京数字医视传媒出版发行。本刊的读者对象为生化和生物技术药物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临床相关医生、医学院校的相关专业师生等。热忱欢迎从事药学、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医药技术等基础及相关临床医学专家、学者投稿。”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征稿启事征稿启事

时间:2023-09-04 16:56:50

1.jpg

本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国际医学》系列期刊之一,主要以综述、学术简讯等形式,报道国际眼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为促进我国眼科学的发展作贡献。本刊不定期增设国际学术交流栏目,内容为近1年内作者亲自参加的本专业的国际学术会议、国外考察报告等。
  来稿要求:来稿应具科学性、逻辑性,并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文字务求准确、精练、通顺、重点突出。本刊均采用网上投稿,请登陆本刊网站,到“作者在线投稿”模块,注册后按提示进行投稿。来稿请务必注明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的手机号及Email地址,以便及时联系。投稿时请同时签署“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模板在杂志网站可下载)。文稿所涉及课题如获得国家或省部级基金等项目资助时,请在文稿中注明,并附基金资助项目证书(包括项目编号)的复印件。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本刊处理意见,则稿件仍在审理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事先与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本刊可对来稿进行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征求作者同意。稿件决定刊用时,将通知作者交纳版面费。刊出后赠当期期刊数册致谢,均寄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本刊与中华医学会其他系列杂志一样,已经加入《万方数据》,作者在投稿时即表明其同意发表后的文稿可在《万方数据》出现。
  综述类稿件选题应能反映本学科、本专业重要问题的新进展,文字精炼(不包括参考文献4500字以内),内容详实,有分析有综合,为增加文稿可读性,可附必要的图、表。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简明确切地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中文摘要应概括全文要点,应当具有实质性内容,包括综述的目的、此领域的具体进展和总结等,不要写成前言或结论。关键词一般列出3~5个,尽可能选用《MESH词表》上的主题词。中译名按《汉语主题词表》及《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或最新版本《英汉医学词汇》标示。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可作为关键词标出。综述类文稿同时有与中文摘要一致的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请作者投稿时注意补充。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处采用顺序编码标注制(按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方括号标注阿拉伯数字编排的序号),引用多篇文献时,需将所编各篇文献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分开;如遇连续序号,用“-”连接,略去中间序号。如:[1],[2-3],[3-5]。参考文献要求精选,且为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是近5年内公开发表的原文文献。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所表达的原意)请务必与原文核对无误。投稿时的参考文献格式:
  1. 期刊:前3位作者姓名(3位以上作者后加“,等.”,英文文献加“, et al.”). 文题. 刊名(外文刊名用PUBMED中规范缩写名,中文刊名用全称),年, 卷(期): 起页-止页. 例如:
  [1] Zink JM, Grunwald JE, Piltz-Seymour J,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lower optic nerve laser Doppler blood volume measurements and glaucomatous visual field progression. Br J Ophthalmol, 2003, 87(11): 1487-1491.
  [2] Photographic Screening for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Photo-ROP) Cooperative Group. The photographic screening for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study (photo-ROP). Primary outcomes. Retina, 2008, 28(3 Suppl): S47-S54.
  [3]王海燕, 王雨生, 胡丹, 等. 光动力疗法治疗国人常见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的长期随访观察. 眼科, 2010, 19(4): 227-232.
  2. 书籍:列出前3位作者(3位以上作者后加“,等.”).章节名,(In)见:××主编.书名.版次(第1版时可略).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页-止页. 例如:
  [1] 石善溶.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1-29.
  [2] 方圻. 心力衰竭. 见: 陈敏章, 主编. 中华内科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1844-1866.
  [3] Marsh JL. Distal tibial and plafond fractures. In: De Bastiani G, Apley AG, Goldberg A, eds. Orthofix external fixation in trauma and orthopaedics. London: Springer, 2000: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