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于1976年创刊;办刊宗旨是:根据“基础与临床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原则,通过报道有关生化药物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最新进展,促进我国生化药物医学的健康发展以及与国际相关学术团体和单位的合作交流。本刊的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1678,国内统一刊号CN 32-1355/R。本刊是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权威性。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同时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重要检索系统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的来源期刊。其主管单位是无锡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单位是无锡锡报期刊传媒有限公司;由《中国生化药物杂志》编辑部和北京数字医视传媒出版发行。本刊的读者对象为生化和生物技术药物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临床相关医生、医学院校的相关专业师生等。热忱欢迎从事药学、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医药技术等基础及相关临床医学专家、学者投稿。”                

SCI论文投稿之后的另投、退修和校样的建议

时间:2024-04-28 10:19:16

SCI投稿的结果不外乎三种:直接拒稿、修改重投和顺利发表。对于这三个不同的投稿结果,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包括稿件另投、稿件退修以及稿件校样等。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三个方面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


SCI论文投稿之后的另投、退修和校样的建议


稿件另投

当稿件被拒时,如果我们认为论文质量确实存在不足,那么可以先将其搁置一段时间,等待有新的灵感或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后再对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修改后的论文,自然需要重新选择期刊进行投递。在选择新的投稿期刊时,我们需要格外慎重。除了避免投递到已经拒稿的期刊,还应注意避开以下几类期刊:

分数快速增长的新晋升杂志:如果一个杂志的影响因子在没有特殊操作的情况下出现快速增长,特别是非热门领域的期刊,这可能是一个警示信号。通常,有10年以上被收录历史的期刊相对安全性较高,而刚被收录不久的期刊则风险较大。

刊登论文数量较少的期刊:在一些热门领域,如果某个期刊的论文数量相对较少,这可能意味着该期刊的声誉或影响力有限。相反,每年能发表300篇以上论著的期刊通常更安全,因为这样的发表规模难以通过操作来提高影响因子。当然,对于一些相对冷门的领域,顶级期刊的论文数量可能也不多,这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选择新的投稿期刊时,我们可以通过查看每年公布的影响因子以及论文发表数量来进行评估。一般来说,论文数量超过300篇的期刊可以作为基本安全线,数量越多,安全性通常越高。

稿件退修

当我们的稿件被退回要求修改时,这意味着审稿专家和编辑认为论文的学术水平已经达到出版要求,但表述和编辑格式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时,我们需要仔细阅读退修信和审稿专家的意见,并认真考虑如何修改稿件以满足要求。

在修改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区分审稿意见的正确性。如果审稿意见正确且指出的问题较为重大,我们应按照要求进行重写或大幅修改。如果部分审稿意见不正确,我们可以根据可接受的建议进行修改,并附上一封说明信,对不能接受的审稿意见进行有理有据的陈述。如果审稿意见几乎完全错误,我们可以选择另投它刊或者向原投稿期刊的编辑进行申诉,但一定要注意申诉的策略和语气。

此外,不同期刊对退修稿的返回时间和修改方法要求可能有所不同。我们应严格按照编辑规定的时间返回修改稿,并注意提供修改稿的软盘以减少输录程序和降低差错率。在修改过程中,我们应细心、认真并尊重编辑和审稿专家的意见。

稿件校样

校样是论文发表前供校对用的印刷样张,也是我们纠正错误的最后机会。在校样阶段,我们应逐字逐句进行仔细核对,以确保将错误降到最低限度。校对内容主要包括确认原稿内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检查拼写和打印错误以及核查图表数据和显微照片的方向等。同时,我们应正确使用校对符号进行标记,并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尽快返回编辑部以避免延误出版。

总的来说,SCI投稿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仔细应对。通过合理选择投稿目标、认真对待退修意见以及仔细校对校样等策略,我们可以有效提高稿件的发表成功率并提升研究成果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