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于1976年创刊;办刊宗旨是:根据“基础与临床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原则,通过报道有关生化药物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最新进展,促进我国生化药物医学的健康发展以及与国际相关学术团体和单位的合作交流。本刊的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1678,国内统一刊号CN 32-1355/R。本刊是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权威性。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同时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重要检索系统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的来源期刊。其主管单位是无锡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单位是无锡锡报期刊传媒有限公司;由《中国生化药物杂志》编辑部和北京数字医视传媒出版发行。本刊的读者对象为生化和生物技术药物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临床相关医生、医学院校的相关专业师生等。热忱欢迎从事药学、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医药技术等基础及相关临床医学专家、学者投稿。”                

终于迎来改革!晋升副高可按取得主治资格时间计算……

时间:2024-06-17 10:24:13

在医生的职业发展过程中,职称评定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不仅是对医生专业和学术成就的肯定,更是一种激励,推动医生不断追求卓越,提升自我。


近期,各地卫生健康部门纷纷发布了关于职称评审的最新通知,其中一些地方的评审条件还经历了调整。这些变化对广大医生而言,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些新政策吧!


在医生的晋升道路上,有时会遇到一些瓶颈。那么,如何打破这些束缚,实现职业生涯的飞跃呢?


根据相关数据,超过三分之一的医生在一年内便成功晋升为主治医生,近三分之一的医生在1至3年内完成晋升,12%的医生在3至5年内获得晋升,而另有24%的医生则用了5年或更长时间。


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我国医学领域的迅猛发展和人才的丰富储备。然而,对于每一位医生来说,职称不仅关乎个人的荣誉和地位,更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薪资待遇。较低的职称往往意味着较低的收入水平。


特别是从中级职称晋升至副高职称,这一过程的难度和耗时都相对较大。


在过去,无论医生的学历如何,想要申报副高职称,都必须至少担任主治医师满五年。在大城市的大型医院中,许多医生可能要等到四十岁左右才能有机会申请副高职称。甚至有些医生直到退休时仍然只是主治医师,被戏称为“万年主治”。


如今,卫健委发布新政策:评审条件全面更新,对主治医师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以辽宁省卫健委为例,他们发布公告强调了2024年全省高级卫生专业技术实践能力考试的重要性,并详细公布了考试和评审的具体方案。


根据公告内容,申报副高、正高职称的医生需要持有相应的中级、副高级聘书。而任职年限的计算也变得更加灵活,可以从2023年或2024年开始算起。


在任职时间的计算上,也有了明确的规定:每年6月30日前聘任的,可以算作全年;而在此之后的,则需要顺延至下一年计算。


此外,新政策还设立了一个过渡期,从2024年至2028年。在这期间,那些从其他专业转评到卫生技术管理的医生,只要满足旧政策的要求,仍然可以进行职称评审。但从2029年开始,他们将需要满足新的平转条件以及资历条件,才能申报更高一级的资格评审。


新政策中的《通知》还首次提出了任职资历的“分段”计算方式,其更新要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资历时间的计算上,《通知》规定副高、正高职称的申报资历时间将采用分段累加的方式计算。具体而言,2023年之前的资历按证书时间计算,而2024年之后的则按聘任时间计算。


二、关于聘任时间的具体计算方式,《通知》明确指出,每年6月30日前完成聘任的,该年度可算作全年;而在此之后的聘任时间,则需顺延至下一年度进行计算。


三、针对岗位调整的过渡期问题,《通知》规定在2024年至2028年期间,从其他专业转评至卫生技术管理的医生,只要满足旧有的政策条件,仍可进行职称评审。然而,自2029年起,他们将需要同时满足新的平转条件以及资历条件,方可申报更高一级的职称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