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于1976年创刊;办刊宗旨是:根据“基础与临床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原则,通过报道有关生化药物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最新进展,促进我国生化药物医学的健康发展以及与国际相关学术团体和单位的合作交流。本刊的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1678,国内统一刊号CN 32-1355/R。本刊是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权威性。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同时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重要检索系统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的来源期刊。其主管单位是无锡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单位是无锡锡报期刊传媒有限公司;由《中国生化药物杂志》编辑部和北京数字医视传媒出版发行。本刊的读者对象为生化和生物技术药物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临床相关医生、医学院校的相关专业师生等。热忱欢迎从事药学、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医药技术等基础及相关临床医学专家、学者投稿。”
颈部黑斑藏剧毒!你家药箱可能正潜伏重金属杀手
时间:2025-08-20 09:31:45
在皮肤科诊室里,42岁的张女士解开丝巾时,颈部显露的棕黑色斑块让见多识广的医生都倒吸凉气。这个被误认为"太阳晒多了"的皮肤改变,最终通过病理检测发现了令人震惊的真相——沉积在皮肤中的砷含量超过安全标准37倍。这种剧毒重金属,可能正藏匿在你家药箱的某个角落。
当人体开始无声抗议重金属侵害时,皮肤是最早拉响警报的器官。颈部、腋窝等皮肤褶皱处会率先出现古铜色斑片,像是被无形画笔反复涂抹的陈旧铁锈。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区域会出现类似干旱土地的龟裂纹,角质层像干涸河床般层层剥落,细碎的皮屑如同冬日初雪簌簌飘落。
这种隐形的健康侵蚀往往源于三类常见药物:治疗慢性皮肤病的含砷外用膏药,某些号称"以毒攻毒"的传统中药制剂,以及部分宣称快速美白的神秘护肤品。这些产品中的砷元素就像慢性毒药,每天通过皮肤吸收的量虽不足致命,却会在体内日积月累,如同沙漏中的细沙逐渐堆成危险的沙丘。
人体代谢重金属的能力存在巨大个体差异。就像不同材质的滤网,有的人体自带高效净化系统,能将有害物质快速排出;而携带特定基因变异的人群,其排毒通道如同堵塞的水管,使得砷元素滞留体内的时间延长3-5倍。这种差异解释了为何相同剂量的药物,在不同使用者身上可能产生天壤之别的后果。
皮肤癌并非突然降临的灾难。在医学影像下,长期砷中毒者的表皮细胞经历着渐进式畸变:最初是DNA链出现微小断裂,继而细胞分裂失控,最终形成恶性黑色素瘤。这个过程就像多米诺骨牌,当第一块骨牌被推倒,后续的连锁反应便难以阻挡。
阻断这场沉默的侵蚀需要三个关键动作:定期检查药箱里任何成分不明的制剂,特别注意标注"砒霜"“雄黄”"信石"等成分的产品;将任何持续两周以上的皮肤异常变化视为红色警报;对于需要长期使用的皮肤类药物,建议每三个月进行重金属筛查。记住,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当它开始用颜色和质地发出警告,便是身体在向我们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