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于1976年创刊;办刊宗旨是:根据“基础与临床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原则,通过报道有关生化药物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最新进展,促进我国生化药物医学的健康发展以及与国际相关学术团体和单位的合作交流。本刊的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1678,国内统一刊号CN 32-1355/R。本刊是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权威性。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同时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重要检索系统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的来源期刊。其主管单位是无锡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单位是无锡锡报期刊传媒有限公司;由《中国生化药物杂志》编辑部和北京数字医视传媒出版发行。本刊的读者对象为生化和生物技术药物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临床相关医生、医学院校的相关专业师生等。热忱欢迎从事药学、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医药技术等基础及相关临床医学专家、学者投稿。”                

别再只懂“加碘盐”!科学补碘全攻略来了

时间:2025-08-29 15:53:34

提起碘,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加碘盐”,却往往忽略了孕妇、儿童、素食者等人群的隐形需求。最新监测显示,我国 8 个省份存在轻度碘缺乏风险,而沿海城市竟也查出儿童尿碘中位数不足 100 μg/L。如何既防缺碘又防过量?一文教你读懂“精准补碘”。

一、碘有多重要?  

甲状腺激素的“核心原料”:缺碘 3 个月,甲状腺肿大;缺碘 6 个月,儿童 IQ 平均下降 7–10 分。  

不可逆期:胎儿期和出生后前 1000 天,缺碘将导致神经发育永久损伤。

二、谁最容易缺碘?  

1. 孕期与哺乳期:每日需碘 230–240 μg,一人吃两人用。  

2. 0–6 岁儿童:大脑高速发育期,缺碘风险是成人 3 倍。  

3. 素食与轻食人群:海盐、岩盐几乎不含碘;外卖、轻食餐厅普遍使用无碘盐。  

4. 内陆山区:土壤碘含量低,本地蔬果、禽畜肉碘水平也低。

三、补碘 3 大误区  

误区 1:沿海=不缺碘。  

事实:海带、紫菜不是日常主食,且运输储存导致碘流失。  

误区 2:吃碘盐会甲亢。  

事实:正常人每天需碘 120 μg,碘盐 6 g 仅含 120 μg,不会超标。  

误区 3:高价盐=高碘盐。  

事实:玫瑰盐、竹盐多为无碘盐,靠颜色营销。

四、科学补碘 4 步法  

Step 1 选盐  

认准包装“加碘盐”字样和碘含量 18–33 mg/kg。  

孕妇、儿童选“孕妇专用加碘盐”,碘含量 25–30 mg/kg,且添加叶酸、锌。  

Step 2 看人群  

孕妇:碘盐 + 每日 1 片含碘叶酸片(150 μg)。  

0–3 岁:母乳 + 辅食阶段,使用婴幼儿专用加碘盐(≤20 mg/kg)。  

 素食者:每周 2 次海藻类(干海带 5 g 或紫菜 3 g)。  

Step 3 会烹饪  

出锅前放盐,避免高温爆炒导致碘挥发。  

腌制、凉拌可直接用加碘盐,无需额外补碘。  

Step 4 会监测  

尿碘试纸:家庭自测,100–300 μg/L 为理想区间。  

孕期 16 周、30 周各测一次;儿童入学体检加测尿碘。

五、特殊人群注意上限  

成人每日耐受上限 600 μg;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遵医嘱,可用无碘盐,但需定期复查甲功;  

甲亢术后:若需放射性碘治疗,治疗前 2 周严格无碘饮食。

六、一张表看懂每日碘需求与来源

| 人群 | 每日需求 | 推荐组合示例 |

|---|---|---|

| 普通成人 | 120 μg | 加碘盐 6 g |

| 孕妇 | 230 μg | 加碘盐 6 g + 含碘叶酸片 1 片 |

| 哺乳期 | 240 μg | 加碘盐 6 g + 海带汤 1 碗 |

| 1–6 岁儿童 | 90 μg | 婴幼儿加碘盐 3 g + 牛奶 200 mL |

七、结语  

补碘不是“多一把盐”,而是“把盐用对、把人群分清、把监测跟上”。从今天起,看一眼厨房盐罐、测一次尿碘,给全家大脑和甲状腺一份确定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