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于1976年创刊;办刊宗旨是:根据“基础与临床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原则,通过报道有关生化药物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最新进展,促进我国生化药物医学的健康发展以及与国际相关学术团体和单位的合作交流。本刊的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1678,国内统一刊号CN 32-1355/R。本刊是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权威性。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同时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重要检索系统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的来源期刊。其主管单位是无锡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单位是无锡锡报期刊传媒有限公司;由《中国生化药物杂志》编辑部和北京数字医视传媒出版发行。本刊的读者对象为生化和生物技术药物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临床相关医生、医学院校的相关专业师生等。热忱欢迎从事药学、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医药技术等基础及相关临床医学专家、学者投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无锡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无锡锡报期刊传媒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16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355/R
邮发代号: 28-233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一九九七年获国内贸易部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江苏省第二届期刊评比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4
-
2015
-
2016

- 杂志名称: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 主管单位:无锡日报报业集团
- 主办单位:无锡锡报期刊传媒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5-1678
- 国内刊号:32-1355/R
- 出版周期:
-
辅酶Q10冻干乳剂的研究
目的制备辅酶Q10冻干乳剂,并考察其稳定性及理化性质.方法通过试验优选出辅酶Q10冻干乳剂的处方,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和有关物质,考察其粒径、pH值及稳定性.结果辅酶Q10冻干乳剂的佳处方为聚山梨酯80与甘露醇之比为5:6.该制剂在室温条件下避光贮存稳定性较好.结论所制备的辅酶Q10冻干乳剂满足静脉注射用制剂要求.......
作者:李玉林;董志;彭力;陈真文;徐波;杨红涛 刊期: 2009- 05
-
非融合rIL-24蛋白的制备及活性鉴定
目的制备非融合的rIL-24蛋白,鉴定其体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活性.方法为制备非融合IL-24蛋白,将IL-24基因插入到pET32a(+)上KpnⅠ与BamHⅠ之间,构建表达载体IL-24/pET32a,IPTG诱导在E.coliBL21(DE3)中表达.洗涤后的包涵体溶解在2mol/L尿素(pH9.0)中,采用镍离子亲和色谱和凝胶分子筛的二步法纯化,肠激酶酶切(肠激酶与蛋白1:400,pH7.5......
作者:杨珺;张小贤;张卫军;邹全明 刊期: 2009- 05
-
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目的研究纳豆激酶分离纯化工艺及酶学性质.方法纳豆激酶发酵液的粗提物经Superdex75凝胶色谱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离纯化,采用TAME法测定酶的活性,通过SDS-PAGE对纯化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SDS-PAGE中显示单一色带,相对分子质量28000,以TAME为底物时纳豆激酶的米氏常数(Km)为35.47mmol/L,适宜的温度37℃,适宜pH为8.6.结论该分离纯化方法可以得到......
作者:董志奎;杨超;尹宗宁;李萌 刊期: 2009- 05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酶促反应液中的L-半胱氨酸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酶促反应液中L-半胱氨酸含量.方法采用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WatersSymmetryC18(5μm,250mm×4.6mm);流动相A:醋酸钠缓冲溶液-乙腈(40:3),流动相B:乙腈-水(4:1);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8℃;检测波长254nm.结果线性范围为0.01~0.1mg/mL,r=0.9995(n=6);平均回收......
作者:张苏;王凤山 刊期: 2009- 05
-
西洋参皂苷对H2O2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西洋参皂苷对H2O2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H2O2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型,化学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和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特征.结果200μmoL/LH2O2诱导PC12细胞,10h呈明显损伤作用,250μg/mL西洋参皂苷对H2O2致PC12损伤的细胞有增殖作用.结论西洋参皂苷对H2O2致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
作者:包海花;袁晓环;韩雪山;高晓红;关利新;初彦辉 刊期: 2009- 05
-
燕窝中唾液酸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研究燕窝中唾液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制定燕窝的质量标准.方法燕窝经过磷酸水解,其中的唾液酸(即N-乙酰神经氨酸)从唾液酸糖蛋白的结合状态游离出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以唾液酸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优选出佳的水解条件.结果唾液酸浓度在20~33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1.02%(n=6).结论此法具有稳定性及重复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
作者:姜水红;查圣华;谢丽芬;张宏 刊期: 2009- 05
-
肝素衍生物结构与抑制高糖引起人系膜细胞增殖的关系研究
目的考察肝素结构与抑制高糖引起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修饰的方法制备2,3-O-脱硫酸肝素、6-O-脱硫酸肝素、N-脱硫酸肝素、高碘酸氧化/硼氢化钠还原肝素、羧基还原肝素和多硫酸化肝素,通过比浊法测得硫酸基团含量,核磁图谱分析肝素修饰物;MTT法比较这些肝素修饰物对高糖引起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多硫酸化肝素抑制活性显著增加,羧基还原肝素、高碘酸氧化/硼氢化钠还......
作者:尹登科;胡容峰;陈松;姚文兵;高向东 刊期: 2009- 05
-
N-乙酰半胱氨酸对Rat-1/P185BCR-ABL细胞锚定及非锚定生长模式的作用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Rat-1/P185BCR-ABL细胞株锚定及非锚定生长模式的作用.方法对Rat-1,Rat-1/P185BCR-ABL细胞株进行普通贴壁培养、软琼脂中培养.用Alamablue法测定增殖活细胞的荧光强度,软琼脂培养法计数集落数.用台盼蓝拒染试验比较不同NAC浓度下连续3d的BaF3和BaF3/P185BCR-ABL增殖活细胞数.结果NAC对Rat-1,Rat-......
作者:关朝阳;张启国;欧阳建;丸羲朗 刊期: 2009- 05
-
ERCC1基因表达与磁性Fe3O4纳米颗粒逆转卵巢癌细胞耐药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磁性Fe3O4纳米颗粒(Fe3O4-MNPs)逆转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SKOV3/DDP)的耐药性的可能性及其机理.方法将SKOV3/DDP分为对照组、顺铂组、Fe3O4-MNPs组、顺铂+Fe3O4-MNPs组等4个组,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凋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细胞内顺铂的含量,及RT-PCR检测切除DNA修复基因ERCC1mRNA在SKOV3/DD......
作者:居蓉;刘嘉茵;姜智 刊期: 2009- 05
-
应用真核微生物合成维生素C的研究进展
化学合成维生素C易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全球对维生素C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迫切要求用新型的绿色生产工艺--生物合成工艺来替代目前的化学合成工艺.此文综述了应用真核微生物生物合成维生素C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剑锋;陈建华 刊期: 2009- 05
动态资讯
- 1 Hsulf-1在肝癌细胞系中的作用及STAT3信号通路研究
- 2 融斑通脉颗粒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 3 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疗效
- 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灰树花倍他葡聚糖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
- 5 甾类药物生物脱氢技术研究新进展
- 6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的纯化与鉴定
- 7 抗癌药物紫杉醇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 8 蚯蚓提取物对微循环障碍形成的保护作用
- 9 抗栓灵治疗冠心病与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 10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配合康复新液漱口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IL-8和TNF-α水平的影响研究
-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首乌丸中大黄素的含量
- 12 响应面法优化马来酸曲美布汀缓释片处方工艺
- 13 玻璃酸钠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 14 银杏叶提取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 15 极性有机溶剂辅助阴、阳离子交换组合色谱法
- 16 复方甘露醇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检测
- 17 倍他乐克联合右美托咪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NADPH氧化酶亚基-细胞外基质重构的机制研究
- 18 小剂量美罗华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难治性ITP疗效以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19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清CRP及降钙素原水平影响研究
- 20 PCR方法在水蛭素基因克隆方面的新应用